泰明画廊
BACK
楊 三 郎 展覽
YANG SAN LANG Exhibition
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至 26日(星期六)
[營業時間] 星期一到星期五 /10:30-18:30
星期六星期天 /11:00-17:00
*全年開放
[會場] 泰明画廊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7-3-5
Google maps 》
  楊三郎美術館 (台灣/新北市) 
«畫我台灣» 楊三郎的山海風物 (公視 PTS 臺灣)
學習日本、西方而創立的“台灣油畫”
 台灣西洋畫家楊三郎的繪畫根源在日本。
 他出生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在上小學的路上看到了鹽月東峰的一幅畫,這首先激發了他成為畫家的想法。後來,少年時期赴日本留學,在關西美術院師從黑田十太郎深造。在這個時代,當豐塔內西的教義仍深受影響,日本西洋畫家創立“日本式繪畫”時,楊三郎一生不斷探索“台灣油畫”,在日本和台灣都受到好評。
 二戰後,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於1945年9月結束,此後日本文化被消滅,並引發了國畫爭議。留日藝術的楊三郎等人雖然一度遭遇不幸,但仍繼續努力發展台灣美術史,最終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1992年,為表彰楊三郎的成就,榮獲台灣國家文化勳章。
  彷彿為了擺脫社會狀況和政治的混亂,他繼續週遊世界,畫各地風景,直到88歲。他留下了許多明媚清爽的晴天場景,說明他時時刻刻注意外界光線,並致力於戶外製作。鏗鏘有力的筆觸,深紅、濃鬱的黃色,似乎傳遞著風景的溫度。另外,當你觀察螢幕上描繪的樹木和地面時,你可以在手中感受到季節的變化。
 2021年在台明畫廊舉辦的展覽是台灣西洋畫家大師在日本的首次回顧展,儘管有新冠肺炎疫情,但還是有很多人前來觀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我們將舉辦第二次回顧展,這是四年來的第一次。請藉此機會來看看。
楊三郎(日治時期原名:楊佐三郎SASABURO YO)
1907 生於台北網溪(現今新北市永和區)楊仲佐(永和市紳暨永和鎮第一任鎮長)與曾淑人(李登輝前總統夫人親戚)之三子
1923 由基隆搭乘「稻葉丸」商船赴日學習
1924 轉入京都關西美術學院就讀,師承黑田重太郎,田中善之助
1927 以作品《復活節時候》入選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
1928 作品《靜物》入選第二屆台展
入選日本第六屆春陽展
與陳澄波,陳植棋等十四人組成「赤島社」
1929 自關西美術學院畢業返台
作品《靜物》獲第三屆台展特選
作品《台灣風景》入選日本全關西美展
作品《村之入口》,《滿洲風景》入選日本第七屆春陽展
1930 作品《靜物》獲第四屆台展無鑑查
作品《南支鄉社》入選日本第八屆春陽展
1931 作品《婦人像》參加第三屆赤島社展
作品《廈門風景》,《福州郊外》入選日本第九屆春陽展
1932 與畫家劉啓祥赴法國巴黎深造
作品《塞納河》入選法國秋季沙龍
1933 作品《巴黎初春》,《法國莫列風景》獲第七屆台展特選
入選日本第十一屆春陽展
1934 入選日本第十二屆春陽展
與李梅樹,陳澄波,廖繼春等人發起創立「台陽美術協會」(該協會至今仍以台灣藝術界主流之姿於國內活躍)
與呂鐵州,陳敬輝,曹秋圃等人合組「六硯會」
1935 入選日本第十三屆春陽展,並獲推薦為春陽會會友
1962 開始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私立中國文化學院
1986 獲頒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
1991 「楊三郎美術館」開館成立
1992 獲頒行政院文化勳章
1995 榮獲總統褒揚令 華夏一等獎
逝世 享年88歲
楊三郎為台灣首位以國葬治喪之民間人士
©  2000 -   TAIMEI GALLERY

Back to Top